Observation: 整合好還是分工好?

2014/02/05

整合好還是分工好?




2014/1/24是Mac 30週年,Apple 拍攝了幾支影片來紀念這個日子,紀念影片簡單來講當然就是對Mac產品的歌功頌德。







讓我們也回顧一下30年前,1984麥金塔發表會當時的情景:





到底是水平分工好,還是垂直整合好?


Apple從過去到現在,始終堅持軟硬體的垂直整合,掌握從機器的核心到外觀的每一個細節,也可以說是一種封閉系統的概念(相對於Wintel的開放系統),而自從iPod, iPhone, iPad蔚為風潮之後,這種垂直整合的作法似乎成了市場上的顯學,大家提倡整合的好,因為這樣能夠提供使用者最好的體驗等等等...其他不論是筆電大廠還是手機廠都起而效尤,試著效法蘋果提供最好的使用者體驗。

可是,明明從一開始,賈伯斯就是堅持這種封閉系統,為什麼Macintosh之後還是敗給了微軟,導致到現在仍然是開放系統、水平分工的Wintel主宰個人電腦市場? 當然是個很複雜的問題,與其本身產品缺陷,還有Apple 和微軟之間的合作糾葛有很大的關係,詳情可以閱讀賈伯斯傳中間幾章的部份。

不過今天我想從到底是水平分工好還是垂直整合好來出發,怎麼會好像一下好像是水平分工好,一下好像又是整合更好?到底做哪個才對?答案是:看情況。

各位請看圖:

(此圖出自克里斯汀生創新者的解答)

這張圖說明了個人電腦從1978-1990的分工發展,從1978,Apple垂直整合了產品設計、組裝、OS、應用程式,但只持續了一段時間,接下來就是Wintel水平分工的天下了,零組件如CPU由Intel生產,微軟負責OS,並開放其他廠商為Windows設計應用程式,這張圖只畫到了1990,但是身處2014的我們,深深知道,現在又輪到垂直整合(iPhone, iPad, iMac)當紅了。不難發現,這個產業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分析大師通常怎麼看待分工和整合呢?當IBM紅就說分工才是正確的選擇,IBM不紅了,Apple紅了,就說整合比較聰明。那到底是怎樣?

重點是要看這個產業當中什麼東西還不夠好,來決定應該分工還是整合。

當產品品質不夠好、效能不夠好時,產品的品牌、整合的產品就有價值,有價值就有錢賺,有錢賺就適合自己做。衛生紙這個產品大家都用過,如果出了一個LV的衛生紙,你認為會有人想買嗎?應該不會,因為現在免費的衛生紙跟用錢買的舒潔衛生紙,沒有差太多!衛生紙這個產品的品質已經夠好了,品牌能發揮的價值就很有限,因為所有人都可以做的很好,所有人都會做就沒什麼錢好賺了。

分工就是大家都可以做的很好,沒有差異。華碩做的主機板,跟技嘉的主機板,一般人不會知道有什麼差別,大家也不會知道是創見的ram比較好還是威剛的比較好,因為分工之後,產品介面標準化,產品間的差異就變得很有限,但分工的好處是可以降低成本,所以現在買電腦(Windows PC)才會一直越來越便宜,這就是台灣產業努力分工不斷cost down的成果,可是這卻使自己失去了差異化的價值,讓自己錢賺的很辛苦。

如今,大家又覺得產品品質不夠滿意了,外觀不夠美,使用不夠直覺,Apple從頭到腳的整合便對消費者產生了價值。iPhone, iPad, Macbook, 整合的多好,外觀設計的多美,介面如此直覺,再次為使用者帶來了價值,有價值,市場就有錢賺(iPhone一台賣兩萬多成本其實只有六千),只不過還是有個缺點,價格非常不好,很貴,非常貴。所以就來了個號稱擁有超強規格加上自身軟體整合,最重要的是價格還硬是便宜別人一半的神器--小米機誕生,還有最近鴻海在推的InFocus手機很顯然就是要跟小米打對台。

因此,要明白消費者覺得什麼不夠好,是產品,還是價格?產品不夠好,那就可以自己做,整合,可以差異化(像iPhone的暴利)才有賺頭;價格夠好了,就分工給別人做吧。

這個問題同樣也可以回答,什麼時候應該外包,什麼東西要自已做?一般會說,當然是保留核心能力自己做,非核心的就外包。那台灣學生是不是都苦念中文,英文給別人去念就好?很顯然不是的,現在不擅長,但以後這件事會變得很重要,那就應該自己做。

IBM開始發展PC時就外包了現在兩個個人電腦最重要的部份出去,保留了自己以為比較重要的硬體設備自己做,一個是CPU外包給Intel,OS則是包給了微軟,殊不知這兩個是現在個人電腦最有價值(最能賺錢)的部份(還有軟體也是,如Office),導致後來IBM後來PC部門搖搖欲墜,最後將其出售。

往往我們聽師長強調培養個人軟實力、核心競爭力聽爛掉了,但事實是,這確實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個人在市場上所能提供的價值有多少。只不過,要培養的核心能力,得要是市場上覺得還不夠好的;或是在將來,會越來越覺得「這東西還不夠好」的事情,才有機會讓我們提供差異化的價值。要不然一直做所有人都在做、而且都做的很好的事情,最後就是互相割喉的成本領導策略—想盡辦法cost down。降低成本當然也是一種價值,只是已經壓的很低,再低也沒意思了。電腦已經夠便宜了,桌機八千可以買到,筆電一兩萬也買的到,但是卻還是一堆人瘋狂的去買貴三、四倍的Macbook來用,反倒是便宜的電腦一點也不吸引你去買,沒有人會說天啊,現在桌機好便宜好想買喔!我們就是喜歡去買那個昂貴的。

其實簡單一句話,就是大前研一說,「回歸策略的本質,是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覺得什麼東西不夠好,就有做的價值,做了才有錢賺,但不是所有產品都要做的更好更強,否則過度滿足消費者那也就不對了,單核心雙核心到八核心,到底有多少人需要用手機用到八核心?要滿足的剛剛好,像iPhone那樣,成本六千,賣兩萬多剛剛好,大家買了還是覺得好開心,剛剛好就夠了。


Inspired by 陳炫碩教授的課、克里斯汀生



最後附上Apple暗諷IBM是Big Brother的廣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