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 有物報告實習心得(下):策略面探討,有物的付費訂閱之路

2016/01/19

有物報告實習心得(下):策略面探討,有物的付費訂閱之路


策略面探討:有物報告的付費訂閱之路

有物報告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付費內容訂閱。這是一個完全反市場主流的作法。市場的主流是什麼?流量 = 王道。一個網站吸引流量的來源簡單可以分成兩種,一種就是優質內容,另一種就是,非優質內容的原因。比如說,聳動的標題,刺激、搞笑或煽情的影片跟畫面,或是在網路上爆紅的話題跟人物,或是一些較即時性的資訊。以上要素都是使用者在滑手機時會讓拇指情不自禁點下去的原因。

而對大部分網路媒體來說,他們並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內容水準,他們最在意的是,能不能滿足廣告主的需求。要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就是要讓他知道,網站每個月的 PV 是幾百萬,停留時間有多長多長,跟網站的互動上如何如何,有多多活躍用戶。這些數字越高,廣告主就覺得你越有價值。但這些數字卻跟讀者對整個網站內容的滿意度不一定有因果關係。所以,對媒體來說,要生存下去,不是公司要想辦法製作出最好的內容給讀者,而是要想辦法做出可以吸引最多眼球的內容給讀者,然後讓廣告主開心,廣告主開心,媒體網站就開心。最後,是讀者不一定開心。這就是市場主流的玩法。

使用者怎麼這麼可憐,被迫要看劣質的內容!不,使用者得到的好處是,看不完的免費內容。這並不只局限在媒體,而是所有網路平台都是如此,包括 Facebook、Google。


使用者為何不付費?

所以,有物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滿足廣告主的需求,想盡辦法創造流量,然後賺錢。或是,盡力滿足使用者需求,然後跟使用者收錢。這件事情用說得好像很合理,使用者付費啊,付費給我,我給你看優文,不用浪費時間看廣告,豈不甚好?但這就好像如果有一天 Facebook 要開始跟使用者收費才能用,使用者就會崩潰,最後換到別的地方去。為什麼?你給我錢,我給你無廣告的優質內容哪裡不好了?

是不是因為,使用者長期以來已經習慣和廣告妥協了?為了免費內容,好吧,就忍一忍那個五寸全屏又很難叉掉的廣告吧,反正忍一下就過去了。我還是看得到我想看的內容,只是要面對被浪費的幾秒鐘跟被爛廣告激怒的風險罷了。是這樣嗎?我只能說,好險我們還不覺得,好開心這個全屏廣告沒有逼我看五十秒才跳轉內容頁面耶,真是個好網站!這不可能發生。使用者的本質還是不喜歡
與自己無關的廣告資訊的。


一般的使用者不習慣在網路上用錢買資訊

所以使用者並沒有真的妥協,使用者心中對廣告依然是厭惡的,但是大部分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其他選擇(也可能是因為沒有痛到想要用錢解決),久而久之就也習慣了。所以,我比較喜歡另一種說法,使用者為何不付錢?是因為:「一般的使用者不習慣在網路上用錢買資訊,特別是知識性的資訊」。

想當初要我一個月花一百五買 Spotify 聽到飽的音樂我可是經歷了好一番的掙扎才買了下去,因為我不習慣,我覺得這個我不熟悉的模式也許會有某些讓我吃虧的未知風險存在。而且別忘了 Spotify 是最普遍的娛樂性消費。通常在網路上我們最愛消費的資訊類產品都是娛樂性的,遊戲 app、買寶買角色、買點、買音樂。但有多少人(個體戶,非組織)願意沒事花個幾萬塊買軟體?或是幾千塊買 AppStore 上面的 Logic 跟 FinalCut?還是有啦,只是比較少。那更別說要一般使用者在線上買知識性的資訊了。(另一個很大的原因使用者不買,就是替代品或替代管道的易取得程度。)


錯誤的顧客區隔

但那都僅止於「大眾」市場。市場上其實是有人常常做這種奇怪的消費,花個好幾百萬或是好幾千萬跟知名顧問公司買一疊疊厚厚的報告書。顧問服務只是一例,除此之外企業還很喜歡花錢訂一大堆市面上各種報紙雜誌,深怕自己漏了哪個重要的產業消息。這種知識性的資訊,對企業來說,是相當有價值的,他們總是願意用大把大把的鈔票跟你交換資訊,因為錢對他們來說通常都不是問題。

有物現在是腳踏兩條船。一方面想打大眾一般使用者(非企業),用高品質的內容吸引他們付費,但困難是很難叫他們付費;但又同時期望這些網路上的明眼人應該可以跟懂麥肯錫顧問服務價值的企業主一樣,看到有價值的內容會願意用對等價格交換。但這實在很矛盾。

所以,我認為整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有物報告大部分的力氣是花在不習慣在網路上用錢買資訊的使用者身上。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選擇。

第一種,想辦法教育市場,改變使用者的習慣,告訴他們說,你的時間很寶貴,但你知道你每天浪費多少時間在看無意義的廣告嗎,打開手機翻開雜誌裡面到底有幾面是廣告幾頁是你想看的內容?你的生命不該浪費在無意義的廣告上,讓有物來提供你最有用的資訊,替你節省最寶貴的時間。不斷傳遞這樣的訊息給潛在的付費使用者,提供他們更多體驗服務的機會。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大部分的時候,有物並沒有在做這樣的事情,或至少沒有刻意地傳達這個概念。唯一有一次是在訂閱經濟論壇。那次論壇就是在告訴大家,不要覺得花錢在網路上買知識性資訊很奇怪,你家裡面所有水電瓦斯寬頻電話費通通都是訂閱服務,未來只會有更多,你再不訂閱你就落伍了,我自己聽完那次 Michael 的分享,確實覺得自己又被說服了一些。我認為這是一個對收訂閱費用維生的網路媒體來說,非常值得持續耐心操作的議題。

除了教育使用者之外,更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要花時間下去經營社群了,包括線上跟線下的。有物已經是一個平台,提供主筆發聲,讓讀者閱讀,但兩者之間的連結性,應該可以透過更多線上跟線下的活動創造緊密的關係,這會使這個平台對兩邊(讀者跟主筆)的效用都越來越高。

第二種,就是把焦點放到企業身上,而非花力氣在那些任意在網路上漂泊瀏覽的一般使用者身上。很多經理人很會訂閱這類產品的,因為搜集越多有用的資訊對決策者來說理論上就可以作出更有品質的決策,而且他們搜集資訊的方式一定是大量、宏觀的搜集,這樣的搜集是很花時間的。

不過這裡並不是要說有物的內容上要再把格局擴大。有物之所以在台灣出現,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想要服務台灣的中文讀者。但是,目前有物主要在談的主題大部分都離台灣的科技產業主流有點遙遠。我指的主流就像是硬體製造代工。美國的指標性公司們依然重要,但是如果真的要服務台灣的產業,我覺得應該要多著墨在台灣的硬體製造。這一點 Digitimes 就做得很不錯,裡面在面板、半導體、通訊各類別都有豐富的資訊。


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這學期參訪了幾家公司,都是這個 Style,都是名氣不大、硬體製造相關,銷售佈局全球的公司。其中一家是康聯訊,一家專做網通設備的廠商,可以簡單想像成 B2B 版的 D-Link。明明也是跟網路相關的科技製造廠商,而且產品還都外銷歐洲,我卻從沒在有物報告看過相關的討論。天下雜誌就還蠻常出現這種隱形冠軍的題材,報導一些你從來沒聽過,但在全世界表現卻很績優的企業。如果要在台灣打企業,我覺得這些內容方向都是值得嘗試的。

但這並不是說,題材就應該盡所能包括所有東西,這是不可能而且更容易失焦然後又浪費時間的事情。可是我嚴重覺得很多台灣的既有而且產值都不小的產業都是被忽略的,這點怎麼說都感覺有點可惜。

有物到底有沒有競爭者?

最後一個建議,就是有物把競爭者限縮的太狹隘了。過去這個學期,從課堂上,到企業裡面,或是我自己的實習經驗,我發現邱奕嘉教授說的真的蠻對的,台灣很多公司都認為自己(幾乎)沒有競爭者。

但是競爭導向的思考還是非常重要,因為消費者不是白痴,他一樣會問,我每個月付一樣多錢,但是天下雜誌一個月有兩整本有深度、有科技產業的內容,又外加一些世界政經時事,我為什麼要改訂或是多訂有物的產品?或是問說,我很喜歡科技、創業相關資訊,但是免費媒體如科技新報、Inside、甚至橘報內容都很多,就算品質參差不齊,我也還可以看數位時代,這些內容我看都看不完了,那我到底有什麼理由要每個月花三百訂有物?這些問題,如果是待過有物報告的人,一定都回答得出來。可是重點是那一大群沒待過有物的讀者啊,他們不會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甚至不知道原來有物還有付費的服務。

再換個角度,當競爭者看到有物報告時,他們此時此刻是怎麼想的?過一段時間他們的看法會有什麼不同嗎?他們會採取什麼行動嗎,還是什麼都不會做?這些問題可以檢視到底有物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是如何。

以上是我個人一些思考跟觀察,歡迎對訂閱制或是網路媒體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討論。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