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 人人都有一份要完成的工作 (上):Jobs-to-Be-Done

2014/03/13

人人都有一份要完成的工作 (上):Jobs-to-Be-Done


「有位仁兄去賣場買了一個鑽子,請問他是想要這個鑽子,還是牆上那個被鑽出來的洞?」

Jobs-to-Be-Done


每一項我們所使用的產品,不論是吃的喝的玩的看的坐的睡的,我們都是在「雇用」這些產品幫我們完成某一件我們需要完成的「工作」(jobs to be done: 人有jobs要被done)。

在「創新者的解答」中,克里斯汀生批評一般我們喜歡用人口變數屬性來分類顧客,比如說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等等來做區隔,但是這些分類的結果往往只能顯示屬性和需求的關連性,而非更重要的「因果關係」。

以使用情境來區隔


顧客的使用情境,才是因果的關鍵所在,他認為區隔市場時,分析的對象不是顧客,而是顧客所處的情境,如此才能推出成功的產品。

接下來舉一個他在很多本著作、來台灣演講時必提,一段關於奶昔怎麼賣的故事。有個連鎖店想提昇奶昔的銷售,他們先以人口變數描繪出了最有可能買奶昔的人,然後對他們進行焦點座談,問他們說你覺得如果加巧克力,加草莓、或是增加份量還是降價,哪些會讓你購買意願增加呢?然後根據這個資料調整產品,但是營收並沒有起色。

速食店於是又找了一批人來幫他們研究,來看看顧客雇用奶昔究竟想完成什麼工作。他們採取的是實地觀察法,觀察他們買奶昔的時間、品項、同行者、內用還外帶等現象。他們得到一個驚人的發現!有一半的奶昔是在早上賣出,而且他們只買奶昔,沒有買別的東西,且少在店內食用。

那就要來問問這些一大早買奶昔的人到底為何要買奶昔,不買奶昔又會想買什麼呢?是這樣的,他們雇用奶昔替他們解悶,這些人是長距離的通勤族,開車上班要一段時間,開車很無聊,需要有東西讓他們解悶;還有一個任務是,他們目前不餓,但如果都沒吃什麼,一個小時之後就會很餓想吃東西;而且開車也只有一隻手可以吃東西。

他們有時會買貝果,但會掉貝果屑,如果還塗果醬,手和方向盤都會黏答答的。如果雇用香蕉,一下子就吃完了,沒有辦法解悶。甜甜圈則是撐不了多久就又餓了。在這個情況下,奶昔擊敗其他對手脫穎而出,因為奶昔在此情境中比其他人更能勝任這項工作。

奶昔可以單手吸,慢慢的吸,不會弄髒,還很耐餓。他們也觀察到,下午有許多父母來買奶昔給小孩喝,因為他們要雇用奶昔來安撫孩子,並減輕自己一整天一直拒絕小孩要這個要那個的罪惡感,說服自己還是個好父親。只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奶昔沒有圓滿達成任務,因為父母吃飽之後等不了小孩吸完濃濃的奶昔,所以經常還剩半杯就丟了。

一般來說,都會以為他家品牌奶昔是自家奶昔的競爭對手,但對顧客來說,早上,奶昔的競爭對手是無聊、貝果、香蕉、甜甜圈、方便喝的飲料;到了下午競爭者變成是蛋糕、冰淇淋。

所以,如果要改善產品,你會怎麼改呢?他們決定,在這個讓通勤族解悶的奶昔中加果肉,讓顧客享受咀嚼的樂趣,並將奶昔變濃,可以吸的更慢,更不容易餓,甚至設自動販賣顧客可以更快買到。下午的小孩奶昔,調稀一點,可以吸快一點,容器小一點可愛一點,推出附帶奶昔的兒童餐,這樣父母就會更情願的掏錢出來。

因此在設計產品或服務時,到底能否掌握住使用者在當下情境中,被滿足、完成他工作的瞬間,才是計畫能否成功的關鍵。

人人都有一份要完成的工作 (下),將會試著用這個想法來討論學生拉贊助這件事情。

1 則留言: